1.《史记•晋世家》记载:“(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晋之宗家祁傒孙、叔向子,相恶于君。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各令其子为大夫。晋益弱,六卿皆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县国并行已经确立 B.政治和血缘纽带日益加强
C.维护了君主的权威 D.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2.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志坤在《秦始皇大传》中说到,“从政治高度意义上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以下评价最能说明“始皇”称号是“当之无愧”的一项是
A.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B.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确立的皇帝制、郡县制影响深远 D.统一文字传承了中华文明
3.顾炎武说“天下之治,始于里胥,终于天子”。里是最基层的组织,所设官吏最小,称为胥吏。这表明
①皇帝通过依靠层层官吏实现对全国的控制 ②各级官吏(包括胥吏)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包括胥吏在内的各级官吏拥有封地 ④官吏依靠皇帝授予的权力统治属下及其臣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 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
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
5. 唐朝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书》说:“自去岁前五年,执事者上言,云科第之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熟于上耳,固于上心,上持下执,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