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
一、正误判断:关于下面的知识要点表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与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宪法的新特点是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
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根本依据是民主党派已变成代表一部分劳动者的政党( )。
3.从“乒乓外交”可以看出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以民促官( )。
4.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障碍主要是岛内分裂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 )。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无决策权( )。
6.“文革”期间,我国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左”倾错误的干扰( )。
7.1954年之前,共同纲领发挥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
8.最早提出实现“三通”的是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 )。
9.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的标志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0.1972年美国缓和同中国的关系的主要意图是联合对抗苏联( )。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错误追踪:下面题目中有两个答案是错误的,请指出、改正。
1.周恩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从天安门走向天安门。”两个“天安门”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案 五四运动和开国大典。
2.毛泽东在日内瓦会议后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答案 发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应有的作用。
3.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最能说明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答案 不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