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临考补救行动讲练(1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与北洋齐名的清南洋大臣、湖广总督张之洞,对西洋记者莫里逊对南北方的评论愤懑不已,决定亲自带领众记者参观他创办的企业。这个企业的性质是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C.官办企业 D.中外合办企业
2、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纪录片《幼童》,追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他们出洋留学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3、晚清时代的江苏南通有一位科举状元在甲午战争后毅然挂冠从商,积极投资实业,后被誉为“状元资本家”。这个人应该是
A.林则徐 B.张謇 C.孙中山 D.詹天佑
4、小说《春蚕》中描写道:“她(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以后,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 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小火轮成为通用的交通工具
C.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5、“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对他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
6、设想你是位19世纪70年代投资企业的人,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军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