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考前押题: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1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这一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
A.《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
C.中共八大决议 D.1982年宪法
解析:选B 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和分析解读的能力。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一化三改”,材料内容与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基本一致,可以判断是1954年宪法。
2. 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出:人民政协……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①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②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③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政治协商机构 ④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 材料信息“人民政协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说明①③正确。②④的说法错误,1954年全国人大成立后,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也不是国家权力机关。
3.张同冰在《新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回顾》中指出:“1952年开始大学院系调整,撤销合并了大部分学校的英语系科,德语、法语等语种规模也被缩减。1952年至1956年间,全国俄文专科学校纷纷建立,综合性大学俄文系招收人数大幅增加。”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政策
B.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C.受苏联大力援建中国以及中苏关系密切的影响
D.受新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