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考前押题:改革开房后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自由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对村民更负责任,他们的土地管理的决策反映了对公平的再分配的大众偏好。……选举往往导致村民委员会主任把投票人的利益放在乡镇机关和党支部之上。”材料反映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A.有利于农村重新公正分配土地所有权
B.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C.不利于农村基层管理
D.得到进一步普及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选举使村主任重视投票人的利益可知,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故选B。
2.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是最佳模式
B.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具有中国特色
C.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D.“中国模式”应该在世界各国推广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解。由“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和“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道路”可知,题干强调的是中国现代民主的中国特色,故B项符合题意。A、C两项说法过于绝对,D项说法错误。
3. “瞧米字落黄昏,彭总督徒瞪双目。五星红旗飘,光照南疆塞北。高奏凯,主权恢复,侮辱今朝束。颂美景,昌盛繁荣,遍地荆花吐馥。”这阙词当属( )
A.《中国之歌》
B.《回归倒计时感赋》
C.《宝鼎现·庆香港回归》
D.《拥子入怀——澳门回归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