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合
单元思想
一、把握一个时代主题
社会各阶层团结一致,对外抵御资本主义入侵,实现民族独立,对内争取人民解放,走向国家富强。
二、构建知识网络
三、单元拓展: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
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时间
|
1924年1月到1927年7月
|
1937年9月到1947年春
|
形成原因
|
①一战后列强加紧对华侵略,五四运动促使民族意识觉醒。②必要性:中共吸取二七惨案的教训。③可能性: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④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
|
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意识再次被激发。②中共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及时调整策略,促成了合作。③抗日民族救亡运动的推动,特别是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的推动。④英美在华利益及国民党统治受到日本的威胁
|
形成过程
|
①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合作。②1924年国民党一大,合作正式形成。③1927年四一二政变,初步破裂;七一五政变,完全破裂
|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共通电全国。②中共由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③《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中共合作方针提出。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促成合作初步形成。④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后,1937年9月合作正式形成
|
方式
|
党内合作
|
党外合作
|
合作中的重大事件
|
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如黄埔军校建立等。②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如广东、湖南农民运动。③促使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如国民革命政府成立等。④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如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等
|
①太原会战中的两党合作。②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从敌后战场配合正面战场。《论持久战》提出持久抗战方针。③国民党由防御阶段的积极抗战到相持阶段的消极抗战。④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签署无条件投降书。⑤1945年重庆谈判、政协会议,合作表面维持。⑥1947年春,国民党关闭和谈大门,合作完全破裂
|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