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
(1)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的创立和形成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其原因在于“仁政”“德治”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时代,其主张不能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和争霸的需要。
(2)秦朝时,儒家思想受到压制。原因在于秦统一后,儒生依旧遵循旧的主张,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
(3)汉代是儒学的改造时期,儒学逐渐处于独尊地位。其原因在于董仲舒在继承先秦“仁”“仁政”思想的基础上,增加了“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4)宋明时期是儒学的转型和成熟时期,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更加巩固。其原因在于经过朱熹、王阳明等人汲取佛、道的精神,儒家思想完成了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从理学到心学,儒家思想更加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5)明清之际儒学地位受到挑战。其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工商业者阶层扩大,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开始对儒学进行批判地继承。
1.儒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一家学派的思想,到西汉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
A.它主张“仁政”
B.它主张“天人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