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背核心语句
1.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充分肯定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2.苏格拉底关注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记知识纲要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历史背景
(1)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人们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3)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智者学派
(1)研究领域: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
(2)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3)主要观点:
①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③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
④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探究升华]
关于神,我无法知道它们存在还是不存在。因为有许多障碍使我们得不到这种知识,一则这个问题晦涩不明,再则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1)普罗泰格拉与古希腊人崇拜、敬畏神的意识的区别是什么?
(2)材料中的观点有什么影响?
提示:(1)对神提出质疑,而且将精力投入到对人的研究上。
(2)这些思想挑战了神学的权威地位,在当时起到了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作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教材P23“学思之窗”问题提示]
这句话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它的局限性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