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3-2014新课标同步课堂必修三第一部分 把书读厚——教材同步导学: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02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4/18 15:30:5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7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背核心语句
1.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汉武帝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记知识纲要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无为而治”
(1)背景:
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②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2)表现: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田租、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等。
(3)作用: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2.“积极有为”
(1)背景:社会潜伏着危机,诸侯国的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特点
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2.内容
(1)“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
(3)“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信。
3.结果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探究升华]
《春秋繁露》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该段引文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你认为作者提出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1)“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2)加强中央集权。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