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4·咸阳期中)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哲学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
A.自然科学 B.“神”的本质
C.法律制度 D.“人”的本质
解析:公元前5 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在 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古希腊哲学家强调以人为本,研究的核心问题 是“人”的本质。
答案:D
2.下列各项不属于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的是( )
A.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度发达
B.一些学者把研究重点转向“人”本身
C.希腊经济文化繁荣
D.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解析:公元前5世纪,随着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及经济文化的繁荣,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于是出现了智者学派。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答案:D
3.古希腊哲学中有一个著名命题:“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如果请他们洗澡,他们中间谁会洗?”该命题有四种可能:一是甲洗,因为他有爱干净的习惯;二是乙洗,因 为 他需要洗;三是两人都洗,一个是因为习惯,另一个是因为需要;四是两人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干净人不需要洗。你认为最有可能提出此命题的哲学家是( )
A.柏拉图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 多德
解析:答案是不确定的,属于诡辩,因 此该命题应是智者学派提出的,且命题的出发点是人,这符合普罗泰格拉“人是 万物的尺度”的观点,故选B项。
答 案:B
4.(2014·南京模拟)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 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 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歌 表达的含义最为契合的是(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梭伦 D.柏拉图
解析:材料肯定了知识和道德的作用,这符合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的观点。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