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一线名师整理】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提分训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010年(人教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651 K
    上传用户xj197912
  • 更新时间2014/4/14 16:21:1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10•福建文综•T16)图6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 )

图6
A.顾炎武 B.林则徐 C.洪秀全 D.严复
【命题立意】本题以福建历史名人的陵墓文字入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出现的维新变革思想。题干材料的名人题字,为严复生前在自己营造的陵墓上的亲笔 手书,本题较好地以本省人物的维新思想折射出近 代中国的时代变迁。
【规范解答】选D。“惟适之安”虽出自唐代韩愈诗句“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但题目要求作为社会发展观来理解,解题关键在于必须明确其中的文字承载着或体现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进步和思想变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推断,只有严复以“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为依托的维新思想内涵与题意关联较为紧密,故选D。
2.(2010•上海单科•T26)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二大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识记能力,难度较小。
【规范解答】选A。
3.(2010•上海单科•T2 3)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在文字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