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在《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中曹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
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 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
C.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 D.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
25.汉代监察权由副宰相御史大夫来行使,内外百官和王室宫廷均在监察范围。后来御史单独成为御史台,其职权只限于监察政府,而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这一变化说明
A.相权因御史独立而遭削弱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解决
C.御史台权力地位不断上升 D.王室和宫廷不再受外来监督
26.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先后出现在明朝《听南纪谈》、清朝黄宗羲《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这反映了
A.社会转型时期更需要务实学风的支持 B. 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
C.儒家思想革新的进取性不强 D. 空谈诱导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27.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
C.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 D.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
28.明朝时有人说:“山泽之利,官取之则不足,民取之则有余。”宣德十年(1435年),命全面停罢金、银、铜、铁官矿,令民自采炼。这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