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由此可以判断,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
A.人文主义 B.仁爱精神 C.尊重人性 D.个人主义
2、成书于6世纪初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主要反映了( )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北朝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
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其繁荣昌盛 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
A.赎罪券和《圣经》 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
C.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 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
4.下列有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人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老师 B.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老师
C.亚里士多德直接师从于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是苏格拉底学说的传承者之一
5、《九章算术》分为方田、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 )
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②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 ③注重理论研究 ④以科学实验见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等。这一发明主要与谁的科学理论创新有关( )
A.伽利略 B.牛顿 C.法拉第 D.爱因斯坦
7、“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该思想属于
A.洋务派 B.革命派 C.维新派 D.顽固派
8、“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文中所反映的土地制度首先开始于
A.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北魏时期 D.唐朝时期
9、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但后来党的工作重心又转移到城市上。其原因是
A、国民大革命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10、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实质是( )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就越多发展需要超前性
11、“我生来是农夫,死了也还是农夫。”只有这样一位尊敬的劳动者的画家,才能够把劳动者描绘得那么高贵、那么从容。这位画家是
A大卫 B德拉克罗瓦 C米勒 D安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