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出题人:李上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在雅典卫城中有一块公元前6世纪的石碑,记载了帕里斯从马其顿移居雅典,并成为雅典公民。据此我们判断,他从事的职业最有可能是( )
A.农业 B.教育 C.商业 D.手工业
2、梭伦把“好的政府”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 )
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 B.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
C. 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 D.赋予平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力
3、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国人必须严格执行。这一规定( )
①阻碍了经济发展的进程 ②便利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
③有利于国家赋税的征收 ④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商鞅变法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关于其局限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轻罪重罚,轻视教化 B.打击了旧的贵族势力
C.加重了人民所受的剥削压迫 D.与旧制度、旧习俗未彻底分裂
5、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叛乱的大臣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这些史实本质反映出( )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人心
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
D.变法时机还不成熟
6、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的社会矛盾主要包括( )
①阶级矛盾 ②民族矛盾 ③战乱 ④外来侵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