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
A.抑制土地兼并以缓和阶级矛盾
B.限制地主特权以减轻农民负担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D.责令地主将兼并之财上缴国库
解析 材料表明北宋政府纵容土地兼并是为了镇压“盗贼”和平息“边境扰
动”。
答案 C
2.宋辽边境“生息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指老年人),不识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 ( )。
A.削弱了北宋军事力量 B.使宋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C.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D.使宋辽间的民族矛盾彻底消除
解析 本题的材料只是反映了宋辽之间边境的安定繁荣,与北宋、辽的军事力量无关。
答案 B
3.北宋中期,“冗官”“冗兵”“冗费”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造成机构重叠,官职混滥 ②形成庞大的军事体系,
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 “冗”指的是多余,地主隐瞒田产、逃避赋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与冗费无关。
答案 D
4.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但北宋兵额却渐增,建国初22万人,真宗时91.2万人,这说明 ( )。
A.边患日趋严重 B.立国政策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