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慈禧太后采取的破坏新政的措施不包括 ( )。
A.解除了支持新政的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
B.任命她的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
C.将人事任免和军权牢牢控制在手中
D.指使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解析 A、B、C三项是慈禧太后采取的破坏新政的措施;符合题干“不包括”
之意的是D项,因为袁世凯是自己出卖维新派,而非受他人指使。
答案 D
2.维新派竭力游说外国公使,希望得到支持,结果无果,这说明 ( )。
A.维新派缺乏群众基础
B.维新派实力弱小
C.西方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D.列强与守旧势力关系密切
答案 C
3.光绪帝为了贯彻新政,在人事上的重大举措是 ( )。
A.颁布变法法令
B.游说外国人支持
C.给袁世凯加官晋爵、委以重任
D.将礼部两尚书、四侍郎全部革职,任命谭嗣同等“军机四卿”
解析 本题应重视题干中的“人事上”的限定,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C、D
项。题干中明确点明是为了贯彻新政,符合此条件的只有D项。
答案 D
4.在百日维新中,除湖南巡抚外各省官员大多抵制新政,这充分说明( )。
A.光绪帝没有实权 B.绝大多数官员都是顽固派
C.封建保守势力强大 D.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解析 本题属于不完整表述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现象的准确认识,解答的关键是明确戊戌变法期间新旧势力的斗争情况。百日维新期间,各省官员或是顽固派的代表人物,或担心顽固派的反对而损害自身利益,因而大都反对变法维新,反映了封建保守势力的强大,故C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题干材料没有必然联系,B项因表述绝对化而与史实不符。
答案 C
5.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变法过程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贪大求全
C.变法不符合中国社会需要 D.这是民族危机严重的反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炼观点,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184条体现了急于求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能体现贪大求全,“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体现形势紧迫,民族危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