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1716年),曾说:“根据中国人的看法,‘理’是有世以来循着一律性的动规一直不停地推动着‘天’的唯一之‘因’;……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说‘理’是最高神?”“总而言之,它可以被视作我们的‘造物主’。”这说明
A.宋明理学与欧洲理性主义无本质的差别B.欧洲启蒙运动吸收了中国文化的营养
C. 莱布尼茨根本否定基督教,否定人文主义 D.宋明理学本质上是一封建主义宗教神学
2.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
A.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
C.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 D.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
3.《史记•平准书》记载:“杜周治之,狱少反者。乃分谴御史、廷尉、正监分曹往,即治理郡国缗钱;得民账务以亿计,奴婢以千万计,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如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主要反映出西汉时期
A.吏治腐败激化了阶级矛盾 B.推行均田制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C.工商业市镇经济较为发达 D.政府大力推行抑商政策
4.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