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讯社之一法新社文章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作品关注中国动荡的20世纪。他的作品带有政治意义,有着黑色、愤世嫉俗的幽默感。作品背景包括辛亥革命、抗日和中国内部的斗争等。莫言在海外最具知名度的作品是《红高粱》,讲述了中国上世纪20-30年代东部乡下的故事。莫言将他青春的经验和在家乡的经历放置在了作品中。这表明 ( )
①文学世界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文学世界中一切事物都不具有客观性
③文学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京剧脸谱是京剧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在表演中,演员们把脸上涂上不同颜色的油彩,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和品质,如红脸表示赤胆忠心等,这说明 ( )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创造性思维来源于人的主观想象 ③京剧脸谱是对人们性格和品质的真实反映 ④京剧脸谱是对客观存在的艺术再现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3.埃塞俄比亚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无人能成功种植蔬菜。我国某农业学家坚信,粮食作物能生长的地方一定能种蔬菜。他在总结前人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采取收集雨水,提高土壤商情,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等措施,在埃塞俄比亚成功种植了大白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他的成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①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②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③ 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④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4.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2012年5月14日在央视开播。该纪录片通过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材料、不同特点的中华美食,让观众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体会这些特质共同构成中国美食的特有气质,从而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上述材料对中华饮食文化特质的分析( )
A.说明了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 B.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C.体现了系统与要素的统一 D.强调了主次矛盾各有其特点
5.日本大地震的爆发、富士山因附近地质活动频繁出现可能喷发的迹象、甚至是由于地月距离接近而出现的“超级月亮”等等这样那样的自然现象,让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电影《2012》描述的世界末日来临的场景,以至有人怀疑: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么?若你要劝慰这些人,你可以对他们说
A.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人的主观精神并非是唯一实在
B.现实世界仅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而已,它是不会灭亡的
C.矛盾具有普遍性,这些现象只是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不同矛盾的表现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仅抓住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
6.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城市形象宣传中,“幸福”“活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这说明( )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语言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7.“真理是客观的,因而是不变的。”这种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