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编辑
2014高考化学(真题+模拟题+综合演练题):专题十四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碳和硅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6金币 立即下载
3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3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化学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12 K
    上传用户rongerkl
  • 更新时间2014/3/18 10:31:5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专题十四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碳和硅
高考试题
考点一 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2013年广东理综,10,4分)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NH4Cl为强酸弱碱盐
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
B
Fe3+具有氧化性
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
C
溶解度:CaCO33)2
溶解度:Na2CO33
D
SiO2可与HF反应
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
解析: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是利用NH4Cl的热不稳定性,叙述Ⅰ与叙述Ⅱ两者无因果关系,A项错误;Fe3+具有氧化性,与Fe3+用KSCN溶液的检验无因果关系,B项错误;CaCO3的溶解度小于Ca(HCO3)2,但是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C项错误;玻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与HF能反应,所以不能用玻璃瓶保存,两者构成因果关系,D项正确。
答案:D
2.(双选题)(2011年海南化学,9,4分)“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

解析:根据题意,捕捉室中是用NaOH溶液吸收CO2,转变为Na2CO3,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然后进入反应分离室,在反应分离室中CaO与Na2CO3作用生成CaCO3和NaOH。经过滤得到CaCO3、NaOH溶液。NaOH溶液返回捕捉室循环使用,CaCO3进入高温反应炉,高温分解生成CaO和CO2,CaO再进入反应分离室循环使用。由于CaCO3分解的条件为高温,所以A正确;通过以上分析,NaOH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