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发出号召:“……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 )
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
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
C.“为了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
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从材料“义务劳动”,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实行成年人义务劳动制内容,可以判断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是当时苏俄面临帝国主义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故A正确。B、C属于斯大林时期,D属于新经济政策实行背景。
答案:A
2.1921年画家弗•赛罗夫创作了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描绘了列宁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的情景。此次接见给列宁的触动是( )
A.必须以土地改革改善农民的生活
B.必须以新的政策取代余粮收集制
C.必须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D.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解析:紧扣材料中的关键时间:1921年。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此,从1921年起,苏俄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内容是必须以新的政策取代余粮收集制,故选B项。
答案:B
3.斯大林时期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这一体制与新经济政策不同点是( )
①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②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③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④改变了工农联盟政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