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天,金秋的首都在鲜花的装点下,显得格外美丽。古老而又年轻的北京,迎来了共和国诞生以来第一大盛事。1226名代表带着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第一次汇聚这里,共商国是。”“这次大会”召开时,我国( )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已经起步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解析:1954年,共和国诞生以来第一大盛事,即1226名代表带着全国各族人民,举行一届人大会议。1953年,一五计划建设开始。故C正确。
答案:C
2.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 )
A.中共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八大二次会议
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解答能力。从材料“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可以判断中共八大。八大在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基础上,提出任务是由落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
答案:C
3.1958年1月,毛泽东尖锐批评了1956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的《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说:“这篇社论……实际重点是反冒进的。”这说明( )
A.毛泽东希望加快经济建设步伐
B.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展开
D.中国紧跟苏联建设步伐
解析:材料毛泽东尖锐批评的这篇社论的“反冒进”,可见毛泽东主张经济适当的冒进,即毛泽东希望加快经济建设步伐。
答案:A
4.(2013年汕头一模)下图是一份询问笔录,该询问笔录产生的背景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