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编辑
【解析版】2014届高考化学试题汇编专题22 元素的性质、物质的检验实验(第01期)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化学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880 K
    上传用户jxzywjxzyw
  • 更新时间2014/3/10 21:49:3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9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14东城期末)甲、乙两同学研究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情况。
步骤 操作 现象
I 向2 mL 1 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溶液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褐色,
并有少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
(1)常温下,FeCl3溶液的pH_______7(填“<”、“>”或“=”)。
(2)分析红褐色产生的原因。
① 甲同学认为步骤I中溶液呈红褐色是因为生成了Fe(OH)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呈红褐色的原因:________。
②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完成并配平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 SO32- + == F e2+ + +
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1.Fe2+与SO32-反应生成墨绿色的絮状沉淀FeSO3;
2.墨绿色的FeSO3与黄色的FeCl3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红褐色。
(3)甲同学为了确认溶液呈红褐色的原因是生成了Fe(OH)3,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现象
II 用激光笔照射步骤I中的红褐色溶液 出现“丁达尔效应”
甲同学因此得出结论:溶液呈红褐色是因为生成了Fe(OH)3。而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结论的证据仍然不足,乙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
(4)为进一步确认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情况,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现象
III 向1 mol•L-1的FeCl3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SO2 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褐色
IV 用激光笔照射步骤III中的红褐色溶液 没有出现“丁达尔效应”
① 经检验步骤III中红褐色溶液含有Fe2+,检验Fe2+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字母)。
a.K3[Fe(CN)6] 溶液 b.KSCN溶液 c.KMnO4溶液
② 已知H2SO3是弱酸,请结合电离方程式说明步骤III中出现红褐色的原因: 。
(5)结论:由上述实验得知,甲、乙两同学所持观点均正确。

2.(2014济宁期末)某兴趣小组设计出下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