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政治试题
高中政治编辑
【第二轮专题 精练精析】2014高考政治 复习方案 二轮作业手册(新课标)专题限时集训:专题十 哲学思想与探索世界、追求真理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政治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170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3/8 8:54:5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
1.2012年12月21日是玛雅神话预言的“世界末日”。面对这一“预言”,某邪教人员认为:“只有信教才能得救保平安。”无神论者则认为这根本不可相信,人生的幸福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由此可见(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思考 ③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④人人都有自己的哲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 ④
2.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更促进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
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3.下列观点与右图漫画观点相 一致的是(  )
A.我思故我在
B.气者,理之依也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理主动静,理生万物
4.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画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④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 ,是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