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西汉推恩令,北宋知州担任地方长官,元朝行省制度等措施的实行,本质上反映了( )
A.宰相权力不断削弱 B.文臣地位不断提高
C.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3.有学者将唐、宋、明、清皇帝召开御前会议的礼仪作了一个概括,下列对应准确的是( )
A.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三跪九叩 、伏地跪拜
B.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C.颔首直立、坐而论道、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D.坐而论道、三跪九叩、颔首直立、伏地跪拜
4.在某校一次公开课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某学生答题要点如下,你认为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B.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C.军机处的设置实质上恢复了丞相的职权,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重要内容。
D.唐朝统治者运用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来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
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讲到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时写道:“……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政权逐步解放。”这种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世卿世禄制 D.科举制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为人类的政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回答6—10 题
6.当梭伦改革实行以后,“穷人……只能作为公民大会的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与国政。但这种权利,尤其是后一种权利,到后来却证明是非常重要的,绝大多数的争执最后都要经过这些陪审员来解决,包括高级官吏判决的案件,他们就渐渐成为法律和城邦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