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日的英国《泰晤士报》用四个版面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的有关北京的报道,其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所报道的事件应该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共同纲领》的制定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的口号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B.国家政治体制建设倒退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3.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 )
A.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B.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中苏建交;20世纪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4.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这表明( )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帝国主义国家孤立中国的政策开始松动
C.日内瓦会议对改善中国对外关系影响深远
D.中国日益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5.(2013•福建福州二模)在某网站“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网页上,有“西欧北美日本专题”“苏联东欧专题”“亚非专题”等栏目。其中“亚非专题(新中国成立~50年代末)”栏目下有“中印建交”“抗美援朝”“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标题。该栏目下的标题还可能有( )
A.万隆会议 B.亚太经合组织
C.中日建交 D.上海合作组织
6.(2013•山东滨州一模)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