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4年春精选备课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随堂课时反馈检测: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基础+能力,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320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3/5 15:36:5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解析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家”的含义与土地、五谷联系起来,说明我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答案 B
2.下列有关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B.商周时期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C.隋唐时期出现的曲辕犁一直为后世沿用
D.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江浙地区
解析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史实能力。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B项错误;A、C、D三项均符合史实。故选B项。
答案 B
3.《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  )。
A.牛耕的出现                                   B.牛耕的推广
C.铁农具的使用                               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
解析 《国语·晋语》是反映春秋时期的事,“宗庙之牲”指的是用作祭祀的牲畜。“畎亩之勤”是指在农田里耕作,说明了牛耕的出现。
答案 A
4.你若去新疆旅游,手持下图所示门票参观。为使自己充实这一人文旅游,之前你应了解其历史渊源。下列有关其开凿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源于战国都江堰                            B.源于汉朝龙首渠
C.源于汉朝的漕渠                            D.源于汉朝的白渠
解析 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修建龙首渠时,采用井渠施工法。后来传至西北地区,称坎儿井。
答案 B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