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南通测试)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依法治国的方略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现代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题干材料中的“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故选C项。A、B、D三项是新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内容,但与题意不符。
答案 C
2.(2013·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这说明
( )。
A.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已确立
B.新中国诞生为民主党派的创立创造条件
C.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
D.新中国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
解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材料中“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体现了这一制度,故选C项。题干未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A项;民主党派的创立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排除B项;民主党派只有参政议政的权力,没有执政的权力,排除D项。
答案 C
3.(2013·宁波二模)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后,全国各大报纸的报道中都有这样一段:“根据总监票人报告,有效票3 040张,其中同意票3 037张,反对票没有,弃权票3张。现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由本次会议通过。”据此可以了解到
( )。
①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 ③中国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 ④该会议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A.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体现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①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1954年宪法,故②错误;1982年宪法是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故③正确;我国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良好开端是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④错误。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