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3·广州二模)“撇开了以氏族和胞族为基础的四个旧部落,代替它们的是一种全新的组织,这种组织是以曾经用诺克拉里试验过的只依居住地区来划分公民的办法为基础的。”材料描述的现象发生在
( )。
A.梭伦改革时期 B.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D.查士丁尼在位时期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撇开了以氏族和胞族为基础的四个旧部落……只依居住地区来划分”可知,指的是克利斯提尼实行“地区部落”。故B项正确。
答案 B
2.(2013·湖北联考)伯利克里曾说:“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因为他属于某一个特殊阶级,而是由于他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他强调的是
( )。
A.私人财产的多少决定雅典公民参政权大小
B.个人应当提高自身才能并忠诚于城邦
C.在雅典城邦事务方面,少数人服从多数人
D.雅典城邦消除了阶级歧视和阶级对立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因为他属于某一个特殊阶级,而是由于他的真正才能”可知,每个公民应该拥有真正的才能。根据材料“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说明公民担任公职时,应该对国家有所贡献。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3.(2013·韶关二调)“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
( )。
A.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 B.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
C.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D.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湮灭
解析 材料观点认为古希腊民主政体自身的机制不可避免带来问题,实际上是强调直接民主的弊端,故选C项,其余三项与材料观点不一致。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