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仿真提升练习: 第2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时期(人民版)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744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3/5 14:49:3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3·南通模拟)有人认为,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上是指
(  )。
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
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解析 材料认为三省六部制较为科学地解决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B、C两项未涉及皇权相权矛盾,D项中皇权相权矛盾并不能消除,选择A项。
答案 A
2.(2013·湖南模拟)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
(  )。
A.地方行政机构设置
B.人才选拔权由谁掌握
C.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
D.宰相权力的大小
解析 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宋代,地方无权,虽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但是导致了积贫积弱,这是它最大的缺点。A项,汉唐地方均为郡(州)县两级制;B项,人才选拔权至隋朝科举制已收归中央,唐宋无法比较。D项,宰相为中央官员,与地方无关。
答案 C
3.(2013·武汉模拟)《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  )。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解析 三司分割了相权,加强了君权。从“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分析可得知,C项正确;A项“全部”说法错误;B项说法错误,D项无从体现。
答案 C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