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名师精练:必修Ⅲ第1单元 第2课时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70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3/5 14:22:1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8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12·潍坊期末考)宋之前,儒家重“人道”,而道教则主张“人道”应向“天道”学习,认为“道是世间万物之原”。基于此挑战,宋代儒学(  )
A.提出“天人感应”学说 B.首倡“格物致知”
C.提出“理”为万物本原 D.充实了伦理纲常
2.(2012·北京西城区期中考)宋代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主要是为了(  )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素质
B.培养刻苦钻研的人才
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规范社会秩序
3.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  )
A.穷理的方法问题
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
C.理气的关系问题
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
4.(2012·滨州统考)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说话,总说“你的天良何在?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B.“知行合一”
C.“格物致知”             D.“致良知”
5.(2013·惠州调研)温州籍国学大师南怀瑾(1918—2012)曾自撰一副对联:“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据此判断要想成为“国学大师”,必须(  )
 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②融会贯通儒释道三大教,谙熟天文地理 ③熟知古今历史,精通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 ④会说百种方言,深得老百姓爱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出当时的教育(  )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学伦理道德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