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慈溪模拟)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如接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正确的是( )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中,形势非常不利。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④结论: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3·盐城模拟)十月革命后,一位俄共元老直截了当地对列宁说:“实行新经济政策就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列宁遭受指责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采取固定的实物税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3.(2013·汕尾摸底)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 +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 +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 +美国的国民教育+…… =社会主义。这表明( )
A.列宁改变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改造社会主义
C.列宁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4.(2013·盐城摸底)十月革命后,一位俄共元老直截了当地对列宁说:“实行新经济政策就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列宁遭受指责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采取固定的实物税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5.(2013·广东六校联考)某学者把苏联(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斯大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