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上海崇明一模·40)现代世界的形成(25分)
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 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请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看世界近代史,可能会对15世纪至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三件重大事件评价较高?(3分)
(2)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 度,评价上述三件重大历史事件。(7分)
(3)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分析后两件大事对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5分)
【答案】(1)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3分,每点1分)
(2)新航路: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相对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3分)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2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世界已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