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单元测试:必修2 第3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13年真题、模拟)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701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3/5 10:07:5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史载,道光时(1820-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它反映的是(  )
A.因“海禁”政策,湖丝只能从广东、上海出口
B.道光年间,湖丝先从广东后自上海出口
C.鸦片战争后,湖丝方出口海外
D.道光年间,湖丝仅在上海出口
2.“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文中所说的“前提”在中国是指(  )
A.近代工业的起步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
D.受到外来文明的冲击、影响
3.下为美国学者郝延平统计的《买办在近代民族工业投资表》,从中可以看出(  )
时间
类别
投资比例(%)
1872-1893
轮船航运
54.5
煤炭开采
67.7
1890-1910
机器纺织
23.23
1883-1913
机器制造
27.68
A.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C.买办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D.重工业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主体
4.甲午战争之前20多年间,私人资本办的工厂(不包括采矿企业)不到八十家,其资本总额约为七百三十万元。甲午战争后6年间,私人资本办的工厂(不包括采矿企业)共为七十九个,其资本总额为一千七百多万元。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小农经济彻底破产
B.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清政府废除了重农抑商政策
D.洋务企业丧失了垄断地位
5.近代中国有人评论:“或疑公趋重官营事业,亦进夺民利。不知公主旨在夺外人之利,以塞漏卮而裕民生。”文中“公”“裕民生”的主要活动是(  )
A.创办福州船政局                  B.创办发昌机器厂
C.创办湖北织布局                        D.创办大生纱厂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