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
A.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C.实质上是马歇尔计划的具体实施
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2.(2012·惠州二模)以《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等为标题的论文和专著大量出现在欧洲某一时期。欧洲的这一时期最有可能开始于(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20世纪70年代初
3.(2013·泉州质检)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演讲中抛出欧洲复兴计划,还提出欢迎苏联参与该计划,条件是苏联要配套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由此可见该计划的最初目的是( )
A.扶持西欧恢复经济以对抗苏联
B.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
C.帮助西欧和苏联恢复战后经济
D.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4.(2013·湖州模拟)某西方学者明确指出:“马歇尔计划则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这主要是因为该计划的实施( )
A.标志着战后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B.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完全激化
C.加强了西欧与美国的政治经济联系
D.导致美苏由同盟关系转为对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