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图是中国不同时期的服饰,可见服饰变化 ( )
A.表明人们的等级观念日趋淡薄
B.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C.反映不同阶层和职业贵贱有别
D.展示中国服饰由开放到保守
2. 有史料记载:在19世纪末的中国,“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下列对这种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
B.崇洋媚外思想流行
C.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进步
D.反映了社会生活方式的近代化
3. 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如“清晨相见谷地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等。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
英语
|
Sandwich
|
Beer
|
Telephone
|
Engine
|
Dollars
|
洋泾浜
英语
|
三明治
|
啤酒
|
德律风
|
引擎
|
大拉斯
|
词意
|
夹肉
面包
|
麦制酒
|
电话
|
发动机
|
外币
|
据此,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有 ( )
①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 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
③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 ④对西方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 辛亥革命前,男子没有发辫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男子留辫会被耻笑为“封建余孽”“猪尾巴”“满奴”。这一现象的变化不能说明 ( )
A.政治革命具有移风易俗的作用
B.国人盲目模仿西方的生活习俗
C.民众的民主共和意识有所增强
D.人们的审美观念已经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