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产茶叶行销海外,山民纷纷伐木铲草种茶,使得“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但“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又因外商控制了价格,最终武夷山“市疲山败”。这说明了 ( )
①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生态环境被破坏
③闭关锁国政策使武夷山茶叶失去海外市场 ④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
( )
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列强侵略导致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3. 1873年上海轮船招商局章程规定:将股份较大之人公举入局作为商董,在主要港口协助商总经营业务。这段材料反映了 ( )
A.洋务民用企业管理权由商董控制
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引进西方管理模式
C.洋务民用企业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D.洋务民用企业的所需资金全部来自民间资本
4. 历史学家徐中约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这里所说的“更为可取的方面”主要是指 ( )
A.涉外机构 B.军队建设
C.政治制度 D.文化教育
5.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但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这在客观上反映出 ( )
A.上述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B.清政府大力扶植沿海企业
C.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作用
D.受西方入侵最早,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