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2. 康乾时期,苏州账房“散发丝经,给于机户,按绸匹计工资。送归账房批售,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以账房为生。”这种现象表明 ( )
A.账房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当时手工工场失去独立发展的条件
C.商人打入生产领域成为包买商
D.账房就是手工工场主的财务管理机构
3. (清朝前期)“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以下各项不能正确反映材料中揭示的社会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 ( )
A.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B.大量资金投向土地,加剧了土地兼并
C.有利于维护自然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4. 清政府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该规定从实质上反映出 ( )
A.资本主义萌芽危及封建王朝的统治
B.纺织业内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兼并现象
C.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5. 下列材料中能够体现出中国古代专制政府抑商政策的是 ( )
A.(汉)“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B.(唐)“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C.(宋)“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
D.(清)“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