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通史》在描述人类尝试的某一政策时写道:该政策的“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实行国有化。另一特征是强行征收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这一政策是指( )
A.土地私有制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2.“1918—1920年(苏俄)所建立的那种社会体制是美妙的……全部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私有制被铲除,私人资本主义被消灭,金钱已失去作用,物质财富的平均分派代替了资本主义的商业。”这一社会体制( )
①有利于战胜敌对势力的进攻
②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促进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④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2012·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按照列宁的说法,1921年的新经济政策是从“战时经济”退却,进入“国家资本主义”阶段。这一政策的特点是( )
A.国家放弃了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C.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市场机制
D.实行必需品配给制
4.有学者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主要是评价(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斯大林模式
5.右侧图片是美国胡佛研究所档案馆收藏的一张前苏联宣传画,原画上写着:“我们要打倒懒惰的工人。”可见,该宣传画所反映的直接社会背景是( )
A.余粮收集制挫伤了工人的积极性
B.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展
C.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D.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弊端的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