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台湾史学家许倬云在《文化与亲缘——中国人双重认同的根源》一文中说:“战国纷争之际,各国都恪守着天下定于一的信念,他们争论的出发点是如何统一,却不是是否统一。”文中的“信念”源自( )
A.中国人对统一的渴望 B.分封制的影响
C.由西周发展而来的文化认同 D.各国统治者变法自强
2、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据此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应为“社会流动增大”。出现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
A.小农经济形成 B.分封制逐渐瓦解
C.监察制度建立 D.王位世袭制遭到破坏
3、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指的是( )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
A. 中央集权制建立 B. 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 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 王位世袭制确立
5、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印称“玺”,任何人都要对皇帝的名字避讳。秦朝作出这些规定的目的是( )
①维护皇帝至尊 ②增加皇帝的神秘感 ③统一皇家用语 ④显示皇权至高无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这里的“中间路线”是指( )
A.中朝制度 B.郡国并行制度 C.刺史制度 D.察举制度
7、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8、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阐明了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 ②形成了中央机构间的监督制约机制 ③实行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④皇权置于相权的制约之下,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
A. ①②④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
9、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朝( )
A.皇权被削弱 B.相权得到加强
C.中书省独揽大权 D.中书省职能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