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广东省韶关市2014届高三调研试题(一)历史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91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2/18 14:05:2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国语·齐语》记载,管仲把民众分成军士、农民、工匠、商贾四个阶层,各自聚居在固定的区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实行重农抑商                     B.按职业来划分管理 
C.实行社会等级制度                 D.实行郡县制
13.战国时期一位儒者认为人生来就是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最接近的是:
A.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         B.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
C.孟子的“性善论 ”                D.荀子的“性恶论”
14.1927年7月,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此话针对的是:
A.北伐战争的失误                   B.国民党右派镇压革命
C.军阀纷争                         D.国民党内部分裂对抗
15.有人说“30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去,到敌人后方去;40年代,到辽沈去,到平津去,到长江对岸去;50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60年代,到山上去,到乡下去,到贫下中农当中去。”对以上解读正确的是
①30年代中国社会从阶级矛盾为主过渡到民族矛盾为主
②40年代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③50年代中国工业化已经实现
④60年代国民经济遭破坏,城市就业出现困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