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解析版】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导学案专题02 近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选修改革部分)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138 K
    上传用户jxzywjxzyw
  • 更新时间2014/2/18 12:29:3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1
资源简介

【考纲要求】
1.欧洲宗教改革
2.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穆罕穆德•阿里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考纲考题分布、考情分析】
本专题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选考内容之一。 从考查题型上看,以非选择题题型出现,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1卷、2013年海南卷、2012年福建文综卷、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等。选择题各省均比较少见。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集中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等。
2012年高考本专题仍是重点考查的知识之一。从考查题型看,仍以非选择题为主。从考查内容上,应特别注意各国改革的异同点的比较,找出其中的共性,认识改革对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特别是近代中、日、俄三国的改革对各自国家近代化的影响。
【知识结构】

〖变式达标〗
材料一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正因如此,史学界才有人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历史争鸣•回顾戊戌》
材料二 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更为严重的是,……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
材料三 百日维新期间,政令频出。其中政治方面主要有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创办报纸,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军事改革措施包括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等。为此,光绪皇帝屡颁严旨,诏令各官署限期执行,否则严惩不贷。然而除湖南之外其他各省官员都对新政敷衍塞责,并不实行。——《戊戌变法的再探讨》
材料四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以上材料均选自《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12—07
请回答:
(1)材料一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三,分析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