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玛丽安”是法国的标志,但在历史上她的命运却不尽相同。法国大革命时期,“战斗的玛丽安”形象影响法国各地;第二帝国时期,对玛丽安形象的描绘被迫转入地下;1880年,玛丽安的雕塑被置于巴黎市政厅前;20世纪40年代,玛丽安被诬蔑为“厚颜无耻的妓女”。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判断玛丽安是
A.法国女性的代表
|
B.法国民族的象征
|
C.法国贵族的代表
|
D.法国自由民主的象征
|
2、法国1791年宪法特别规定,没有比法律更高的权力;国王只有根据法律,才能治理国家和要求服从。这说明此时法国
A.工业资产阶级已掌握政权
|
B.实行民主共和制
|
C.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
D.实行君主立宪制
|
3、 “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今后要长期治理法国,就只能首先满足引起法国革命的双重需要,在政府中,要有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社会方面,要有物质福利,这是不断提高的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法国史学家米涅《法国革命史》)作者认为法国社会改造的时代任务是
A.警惕封建王朝的反攻倒算和君主制的复辟
|
B.改善工人待遇以避免激进社会革命
|
C.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
D.制定宪法,确定资产阶级共和体制
|
4、“这场革命,导师是卢梭”;“罗伯斯庇尔、拿破仑是马背上的卢梭”。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卢梭领导了法国大革命
|
B.罗伯斯庇尔、拿破仑运用卢梭的理论指导革命
|
C.卢梭的思想对法国大革命有重要的影响,罗伯斯庇尔、拿破仑通过战争捍卫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
D.卢梭的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大,而罗伯斯庇尔、拿破仑却实行专制违背卢梭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