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人民忍饥受饿,失业现象日益猖獗的时候,凡是隐藏一普特余粮的人,凡是使国家损失一普特燃料的人,都是穷凶极恶的罪犯……”,这是列宁写给彼得格勒工人的信中对于某一政策的描述。以下符合这一政策的是( )
A. 它是暂时的,只是为了应付战争
B. 它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C. 它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D. 它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
2.列宁认为:“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以下最符合上述理论的措施有( )
A. 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B. 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
C. 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D. 保证农民自由支配上交后剩余的农产品
3. (改编题)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
A. 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 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 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 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4.下表是1913年—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1913年数字是按1939年9月17日以前的疆界计算的)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有( )
|
1913年
|
1928年
|
1932年
|
1937年
|
|
世界
|
世界
|
世界
|
欧洲
|
世界
|
欧洲
|
工业总产值
|
5
|
5
|
3
|
2
|
2
|
1
|
机器制造业
|
4
|
4
|
2
|
1
|
2
|
1
|
电力
|
15
|
10
|
7
|
4
|
3
|
2
|
煤
|
6
|
6
|
4
|
3
|
4
|
3
|
钢
|
5
|
5
|
5
|
4
|
3
|
3
|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
①计划经济取得伟大成就 ②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 ③重工业发展速度快 ④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