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 )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
C. 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D.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鸦片战争后,“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这种状况直接表明( )
A. 东南沿海的商品经济日益萧条 B. 外国的洋纱洋布质量优于中国的土纱土布
C. 中国的棉纺织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D.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3. 1871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眼中的广州“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仓库、商铺……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广州出现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有( )
①清代闭关后广州成为当时唯一对外贸易港口 ②广州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的口岸 ③近代生产方式较早在广州产生 ④广州毗邻港澳,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4.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遣30名幼童留学,同时规定他们每3个月要学习14天《孝经》和圣谕。这可以说明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宗旨是( )
A. 改革传统教育制度 B. 加强中外友好往来
C. 宣扬中华传统文化 D. 维护清朝专制统治
5.清末洋务运动首领张之洞也是一位联语大家,其联语收入《联语存录》。其中一对联为“经纶天下,衣被群生”。题此对联的对象是( )
A. 汉阳铁厂 B. 湖北织布局 C. 江南制造总局 D. 继昌隆缫丝厂
6.洋务运动“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引文中的“贵局”应该是(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轮船招商局 C. 铁路矿务局 D. 福州船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