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早期维新思想
派别
|
代表人物
|
主要思想
及著作
|
影响
|
地主阶级
抵抗派
|
林则徐、
魏源
|
师夷长技以
制夷;《海国
图志》等
|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
|
地主阶级
洋务派
|
李鸿章、
曾国藩等
|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
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
资产阶级
早期维新派
|
王韬、
郑观应
|
改良政治,
实行君主
立宪,推行
“商战”
|
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起了启蒙作用
|
2.维新思想
(1)背景
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②民族危机加深。
③西方思想不断传入。
④早期维新思想产生。
(2)兴起:19世纪90年代初,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
(3)内容:宣传了西方的启蒙思想,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
(4)特点:将西方启蒙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利用进化论思想来宣传维新变法。
(5)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