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农经济的形成原因、特点和评价
(1)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②生产关系: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③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④规模小、水平低,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具有脆弱性。
(3)评价:①积极影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推动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主要动力;是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古代中国一切文明的基础。
②消极影响: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障碍,是近代中国停滞不前、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
2.正确认识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项目
|
重农抑商政策
|
闭关锁国政策
|
实施时期
|
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
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
目的
|
共性:维护封建统治
|
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
|
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
内容
|
共性: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
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
|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
影响
|
共性: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前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利,后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客观上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