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考点】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前提——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①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
②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受斯图亚特王朝的迫害。
(2)过程:1640年革命爆发,后建立共和国。
(3)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2.确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1)内容:以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2)作用:使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
3.发展——形成责任制内阁,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1)形成:1721年,沃尔波尔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
(2)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
(3)首相的职权:政府首脑;掌握国家的行政权和立法权,实际掌握了国家大权;提名内阁成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议会。
4.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使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1)原因: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2)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3)意义: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