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4高考历史小题强化练习:第50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653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2/17 15:41:2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斯塔尔夫人说:“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下列文学作品体现了她的思想内涵的是
    A         B          C         D
1.A本题考查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根据材料信息“忧郁的诗歌”“更深地进人人的性格和命运”可知这应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因此答案为A。B项是现实主义文学,C项是现代主义文学,D项是现代主义荒诞派作品。
    【能力提升】 浪漫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异同不同点:①背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高潮时代,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②艺术特点——浪漫主义文学属于传统文学的范畴,现代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特征。
    相同点:①都体现出对社会混乱和危机的不满;②都注重人的情感世界,追求自由.
2.维克多·雨果曾经满怀敬意地感叹:巴尔扎克的作品比岁月还多,巴尔扎克走入坟墓的同时,也“步人了永恒的光荣”。巴尔扎克的作品
 A.堪称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B.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插图”
 C.被誉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D.“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2.A本题考查巴尔扎克的文学地位。巴尔扎克的《人问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B项是对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评价,C项是对罗曼·罗兰的盛誉,D项是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赞叹。
3.有人曾问《等待戈多》的作者贝克特:戈多究竟指什么?他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因此评论家们作出各种解释,有的解释为“上帝”,有的解释为“死亡”。贝克特的回答反映出
 A.对自由理想的向往歌颂 B.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C.对人性解放的追求渴望 D.对现代文明的苦闷迷惘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