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个人的共同目标是
A.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D.建立民主共和国
1.C康有为、孙中山、张謇三个人从不同角度来变革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方向,以此来挽救民族危亡,C正确。A、D两项内容属于孙中山的目标,B项内容属于康有为的目标。
2.“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以下各项内容与孙中山的这一言论不存在对应关系的是
A.民权主义 B.中华民国建立 C.平均地权 D.颁布《临时约法》
2.C材料体现的是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所在,B、D两项是其付诸的实践。C项属于民生主义的内容,题干没有涉及。答案为C。
3.“在有关资本的问题上,孙中山确认‘实业主义为中国所必须’。他认为中国的近代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实业计划》一书就是发展社会经济的宏伟蓝图。他把发展社会经济的途径归结为‘节制资本’和发展‘国家社会主义’。”如果将这段文字概括为孙中山的思想主张的话,最为准确的是
A.三民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3.D本题主要考查对孙中山三民主义基本内涵的理解。由 “节制资本”“发展‘国家社会主义’”可知,题干所说的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A选项范围太大,D项最为准确。
4.孙中山曾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艮之生计。”这是孙中山先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重要思想之一,这一思想主要体现了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4.D 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与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的主张吻合,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