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4高考历史小题强化练习:第5练 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55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2/17 15:28:0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某同学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摘录了下面一段笔记。他摘录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这场战争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中国为此付出的成本却十分昂贵,其不仅阻碍了中国向近代化国家的缓慢转型,而且也暴露了……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用心。这就是通过索要巨额战争赔款,切断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所需的资本供给。

A.19世纪40—60年代 B.19世纪60—7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中期 D.20世纪初期至五四远动
1.C依据笔记中“时间不长”“遏制中国发展”“巨额战争赔款”可知此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故选C。
2.有人看到一首《定征清战略》诗:“作战先开第一期,直前扫荡北洋师。幄中夙有筹边策,渤海湾头树旭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英法联军要进攻北京 B.日本侵华战争蓄谋已久
 C.革命党人“反清复明” D.八国联军妄图瓜分中国
2.B通过诗句中“扫荡北洋师”“树旭旗”可知是甲午中日战争,通过“夙有筹边策”可知是蓄谋已久,故选B。
3.甲午战争后,恭亲王奕诉认为:“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李鸿章之过!”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以奕诉为代表的维新派觉醒 B.奕诉找到了中国战败的根源
 C.奕诉在为李鸿章推脱责任   D.奕诉对中国国情有了正确认识
3.C奕诉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A不正确;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源在于社会制度的落后,而不仅仅是不学习西方,B、D不正确。
4.“在这次反侵略战争中,从光绪皇帝到清政府的多数官员都是积极主战的,有些官员甚至主动请缨赴敌。在海军和陆军中,还涌现出众多的誓死抗敌的爱国将士。”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 )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时代主流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③战争刺激了维新思想的传播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产生并发展起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